毛振华:推进人才返乡、资本回乡、告老还乡“三乡”工程,切实促进乡村振兴
作者毛振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
以下观点整理自毛振华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25期)上的发言
本文字数:1645字
阅读时间:3分钟
正确认识扶贫攻坚战取得巨大成就后的脱贫扶贫工作。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我国依然在2020年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现行标准下98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扶贫攻坚战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从事扶贫脱贫攻坚的慈善公益组织的认识开始出现了一个误区,即认为继续提扶贫可能不合时宜。事实上,任何阶段的社会都会存在一部分人相对贫困以及极少数人绝对贫困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在扶贫攻坚战取得巨大胜利的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扶贫成果、防止返贫扶贫十分重要。特别地,要把扶贫攻坚战下的集中行动转化为常态化的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继续深入做好政府、慈善公益、民众救济方面的综合考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进高收入国家行列,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可支配收入是其中的关键。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有利于社会结构优化,还能巩固扶贫脱贫成果、防止出现返贫复贫,保障农村地区的长治久安。为此,我认为要构建“乡村振兴”工作的长效机制,尤其是要以县城经济为中心发展产业,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同时也要从公共卫生、教育、文化、交通等多方面入手,布局网络化的、多维的合力,为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资源。
那具体到政策层面,又应该如何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呢?一个可行的做法是,积极建设“三乡”工程,即人才返乡,资本回乡,告老还乡,其中的“乡”是广义的,它包括县及县以下的行政单位。
首先是人才返乡。中国过去走的城市化道路是多元、综合的,导致现在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例如进城务工的农民,毕业留城的大学生,等等。随着乡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和移动手机普及的背景下,某些地方开始出现了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现象,如果能够动员更多的农民工等外出打工人员返乡,甚至是吸引科技人员、中产阶级返乡兴业,那么将对提高乡村的人力资本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是资本回乡。资本尤其是产业资本,在完善生产要素、形成新的产业能力扮演着关键角色,所以鼓励资本回乡对实现乡村振兴十分重要。不少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大多具有乡情情怀,他们管理下的资本返乡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还包含了情感因素,可以挖掘这方面的资源带动更多的资本返乡。那应如何推动资本回乡呢?我坚持认为,要深入探讨农村土地改革尤其是要把农村的土地塑造为吸纳社会资本的重要载体。具体而言,在确保土地耕地红线、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前提下,把农村的集体所有制土地改革成国家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新的农村土地制度,这样一来,回乡的企业家可以用资本购买农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权,农民拿到钱以后可以促进消费、投资,还可以吸纳货币超发带来的多余的流动性,真正做到一举多得。
最后是告老还乡。告老还乡对长期保持乡村优势,尤其是保持乡村在整个中国灿烂文化中的长期吸引力和亮点具有重要作用。如果能够鼓励官员、教师、企业家等具有文化素质和社会财富的人才退休后告老还乡,在乡村或县城以下的单位养老,这将对提振乡村经济尤其是养老、医疗等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不过,要吸引人才告老还乡,必须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乡村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水平。
总的来说,要鼓励人才返乡,鼓励资本回乡,鼓励告老还乡,就必须在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出台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才能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扶贫成果,防止返贫复贫。
延伸阅读
刘晓光:疫后经济复苏与金融风险显化并存,需重点关注五方面风险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发布!
王晋斌:激进刺激后的轮回(II):通胀理解差异导致股市跌了美联储笑了?
叶兴庆:培育帮扶对象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振兴普惠性和可持续性
【预告】温铁军 叶兴庆 张琦 杨瑞龙 毛振华 汪三贵联合解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
转载请注明出处
并附带官微二维码
长按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智库之一。CMF由人大副校长刘元春,人大一级教授、CMF联席主席杨瑞龙及CMF联席主席、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领衔,依托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诚邀知名研究机构专家,聚焦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季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月度发布中国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报告,不定期举办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及理论与思想研讨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及理论与思想报告,共累计公开发布研究报告600余份,参与联合研究专家逾500位。成立15年以来,论坛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评价。